【客家風采】新竹。內灣支線一日遊

台灣鐵路目前有三條重要觀光支線(內灣線、集集線、平溪線),其中內灣線共設九站,除竹東、內灣有派駐人員外,其餘均為無派人員的招呼站,內灣線又名「櫻花支線」。

 

2016年07月04日,週一,天氣晴朗

內灣線起點於擁有巴洛克特殊造型的「新竹火車站」,從新竹車站搭乘內灣線至內灣,車程大約40分鐘,沿途停靠竹中、上員、榮華、竹東、橫山、九讚頭、合興、富貴,終點站-內灣站,全長27.9公里。

 

40年代內灣支線因伐木、採煤的工業而繁盛,內灣商店、旅館林立及內灣戲院的落成,而獲得小上海的美稱。林業及礦業沒落後,曾經沉寂一時,後經積極改造發展觀光,並推出彩繪列車活動,將鐵路支線帶入旅遊市場,內灣支線再度成為熱門景點。(資料取自台鐵竹東車站)

 

新竹直達內灣的車次不多,且發車時間為上午八點前與下午五點後,因此遊客多半搭乘六家線至竹中站後轉乘至內灣。目前台鐵有推出內灣支線一日週遊券,可以在一天內自由上下內灣支線各個站。

 

《內灣車站》

在「內灣車站」的外牆上可以看到一幅「大嬸婆」的圖案,這是台灣早期漫畫家兼發明家劉興欽老師的作品,其代表作為《阿三哥與大嬸婆》、《機器人與阿金》系列,本身正是新竹橫山人。

 

出了內灣車站,前方就是內灣老街,沿著中正路往右走可到內灣戲院及天主堂,往左走可到內灣國小與內灣吊橋。

 

內灣吊橋是著名地標,油羅溪貫穿其中~

 

兩位惡霸強佔吊橋~

 

惡霸接著來到依山而建的內灣國小~

 

小惡霸還是對校園內的遊戲器材有興趣,搭上內灣號列車出發~

 

沒事練身體,練身體沒事~

 

古早味的大象溜滑梯~

 

內灣國小內有座「劉興欽漫畫暨發明展覽館」,可惜這天休館~

 

出了車站往右走的內灣老街,總長約200公尺,老街上有許多客家美食及名產攤位~

 

其中最著名的特產是野薑花粽,除此之外,客家擂茶、草仔粿、黑糖糕、客家醃菜、客家麻糬等也都是客家名物。哈媽推薦這難得一見的野薑花茶,喝起來有點像菊花茶,又有點像桂花茶,但店家表示這確實是野薑花熬煮的,炎炎夏日讓人生津解渴~

 

有壓幣必壓~

 

有旅遊章必蓋~

 

哈咪用零用錢買了三枚大胸章,別在斜背包上(得意貌)!

 

「內灣戲院」當年是為了伐木及採礦工人休閒所需而建,曾經演過客家大戲、歌仔戲以及電影放映等,為台灣少數保留完整的木造古董戲院之一,現為餐廳~

 

小巷中的「內灣天主堂」,在採礦活動興盛之時,是當地人撫慰心靈、寄託信仰的地方,如今僅存建築物遺留小鎮,內部則無神職人員駐守~

 

時間許可,準備繼續順遊有「愛情車站」之稱的合興車站,這列回程的彩繪列車走插畫風,超卡哇伊的~

 

《合興車站》

原來合興車站曾發生一段追火車的浪漫愛情故事,因而被稱為愛情車站~

 

原本一度面臨廢站的命運,但最終被這對曾姓夫妻認養而保留,2013年委由「薰衣草森林」經營並進行翻修,於2014年5月開始正式營運,準備好車票,搭上這班愛情列車浪漫趣!

 

Add a Comment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