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菊島之旅】夏日澎湖灣Day3~澎祖海產、北環之旅、澎湖水族館

哈媽上次來澎湖已是20年前的事了(歲月啊~),當時國中同學的父親是台澎航線的船長,有機會一起走了趟澎湖之旅,沒想到再次來到又是20年光景,自己身旁也多了一大一小。

 

2012年8月14日,週二,晴天

Day3:澎祖海產→北環之旅~ 跨海大橋(毛石)、西臺古堡、二崁古厝(二崁傳香+二崁學堂+褒歌館+杏仁茶)、通樑古榕→澎湖水族館→馬公機場

 

《跨海大橋》(毛石)

澎湖跨海大橋全長共計2,494公尺,橫跨白沙島和西嶼島,兩島之間水流湍急,為澎湖海域第二險流。翻開舊照片嚇了一跳,原來20年前就有跨海大橋了,事隔久遠連自己都忘了。

 

經查詢,舊的跨海大橋於1970年通車,經過多年的潮汐及海風侵蝕,以及交通流量增加,原橋逐漸不堪使用,新的跨海大橋於1996年建造完成。至今大橋西嶼一側仍留有斑駁的橋墩,說明了舊橋功成身退的滄桑史。(遊覽車經過有看到,不過來不及拍)

 

由照片日期(1991年)來看,哈媽應該是和舊橋合照的! 看到旁邊那台遊覽公司的車身差點沒笑翻,原來當時哈爸就尾隨在旁啦!

 

20年後,再來一次~

 

藝品店販售的神奇毛石,據說毛髮還一直在長(嚇)~

 

哈咪堅持她所拿的才是有毛的石頭(昏)~

 

《西臺古堡》

一級古蹟西臺古堡,清朝李鴻章命澎湖總兵主事興建、鳩工萬餘,歷時近兩年完成。清軍曾以此堡作為海軍基地,大量訓練海軍,以鞏固海防。

 

李鴻章親題「西嶼西臺」石額,「西嶼西臺」的台語,兩個「西」字發音還不同呢~

 

保存良好的古堡建築~

 

四座仿古大砲~

 

砲台內設有貯彈室,遠看還以為有個假人趴在砲彈上,嚇!

 

《二崁古厝》(二崁傳香+二崁學堂+二崁漢藥+褒歌館+杏仁茶)

二崁古厝擁有許多傳統的閩南建築,全村都姓陳,後來由於人口嚴重外移,青年離鄉背井,村落逐漸沒落。在文建會選定為國內第一個聚落保存區後,撥款補助推動文化保存,近些年來透過社區整體營造,古厝風華再現。

 

咾咕石建築,古早味三合院~

 

Welcome! 二崁傳香!

 

驅蚊、薰香、避邪、環保的古味蚊香~

 

蚊香底座~

 

好膽馬走~

 

二崁學堂~

 

「黿鼇龜鼈竈」怎麼念? 旁邊有小抄喔~

 

「讀冊配魯蛋」! 讀冊巴度夭配顆滷蛋就好,懸梁刺股太辛苦了!

 

這條魚,念了好多次才讀懂,「順路入內看好覓,實在好玄有厝味」~

 

圓滾滾貓頭鷹~

 

貓頭鷹也穿起球衣來了,完全Follow時代腳步~

 

二崁漢藥紀念館~

 

可惜了,手上沒有明信片~

 

二崁褒歌館~

 

閩南語褒歌多以傳唱形式來表達情感,反映了過去民眾切身生活的事物,也透露了當時的歷史背景~

 

金瓜粿~

 

第一次見到「劍虎」哪~

 

二崁古厝是個很有在地文化的小社區,各家展館別具特色,值得細細品味。但是,此行最大收穫,不在傳香、不在學堂、不在褒歌,而是,哈爸竟然敢喝杏仁茶了!!!  這可是大事一件啊!

 

哈爸小時候,因為曾經喝到假裝的杏仁茶被嚇到,自此只要遠遠聞到杏仁茶味道,立刻捏鼻逃跑,更別說喝她一口! 就在哈媽好說歹說、苦口婆心的慫恿下~ 「好啦,喝一小小口,一小小口就好,比一小口更小口,喝喝看嘛」(好像哄小孩吃藥一樣),結果~

 

二崁古厝的杏仁茶竟然破除了30年的心理障礙,淚推啊~

 

《通樑古榕》

通樑古榕,座落於村中保安宮前,樹齡高達三百年,約有97條榕樹氣根因接觸地面,深入土中而變成支柱,當地民眾稱之為神木。

 

榕樹頭~

 

盤根錯節的氣根~

 

感謝古榕的綠色遮陽棚,這兒應是此行最酥湖的戶外景點了~

 

《澎湖水族館》

澎湖水族館前身為澎湖水產試驗所,後在水產試驗所耗資六億餘元經費興建下,於87年4月起開放購票參觀。目前館內海洋生物達兩百餘種,一樓有海濱、礁岩及大洋三大展示區;二樓有特展室、觀景台、視廳室、觸摸池,遊客可親身體驗與海洋生物的互動。

 

藍天、白雲、海馬、虎鯨~

 

仔細一看,池內的綠蠵龜都有帶傷,這隻綠蠵龜少了左前腳~

 

海馬~

 

魚兒爭食~

 

櫻花蝦~

 

活珊瑚~

 

獅子魚~

 

魟魚大的嚇人~

 

吸盤魚~

 

好美的水母秀~

 

摸海參+摸海星~

 

你多大尾? 哈咪最大尾~

 

這兒不是水族館,已經是馬公機場啦~

 

遊覽車已將「人乾」載到機場,準備提領第一天採買的「乾貨」了! 要好好體會澎湖人文風情,三天實在不夠~下次再來澎湖就可以規劃自由行,讓跳島之旅成為愜意慵懶的漫遊之旅!

 

再見,夏日澎湖灣

Add a Comment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